地下水处理厂中污泥界面的测量

应用报告 | 水和污水行业

  • 使用絮凝剂来净化地下水
  • 采用直接的光学法,监测 16 个沉淀池中的污泥界面
  • 自动控制排泥,节省能耗

背景

作为澳大利亚西部的主要供水商,位于珀斯的 Water Corporation 运营着数座地下水处理厂。其中的 Gwelup 水厂,原水取自隶属于珀斯海岸地下水系统的 Gwelup 井区。

除了铁离子和浊度之外,此处的水质尚佳。原水在经过沉淀、过滤、添加高分子电解质和盐酸、并经过氯化和氟化处理后,被送入到输水管网中。

测量要求

沉淀过程的最后一步是凝结/絮凝,这是将水长时间地静置在沉淀池中,让絮凝物和其他悬浮物慢慢地沉入池底,而位于上层的清水则流过围堰,进入接下来的过滤工艺。

如果沉淀池中的污泥泥位过高,就可能流出围堰,污染到过滤工艺。如果沉淀池中的污泥不足,则说明沉淀工艺运行异常,固体物质仍处于悬浮状态。

此前,客户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来监测污泥泥位,但是该测量方式无法清晰地判断污泥的界面。沉淀池壁和每个分层区域的回波,以及絮凝物和浮泥对信号的衰减,都会干扰到测量。

科隆解决方案

16 台OPTISYS SLM 2100污泥界面仪,被安装在沉淀池联桥的栏杆上。该款污泥界面仪,可以直接测量固体悬浮物的浓度。在此过程中,该系统还能够测量在悬浮物含量很低时却引发浑浊的物质,此类物质会在视觉上扭曲实际的浓度。因此,OPTISYS SLM 2100 配备了可以在沉淀池中上下移动的光学探头。基于光吸收法测量原理,该系统可以准确地测量沉淀池中的固体悬浮物浓度,而不会受到污泥色度的影响。通过 4…20 mA 信号,将测量值传输到水厂控制室。一旦污泥界面达到了预设值,就会启动排污泵,将池底的污泥排空。

探头上移到水面随即停止,并以此作为新的起始位置。粘附在探头上的污泥颗粒,在经过上层清水区时被剥离,起到了清洁的作用。探头与空气的长期接触会形成盐壳,而将光学视窗滞留于水下则可以有效地防止产生盐壳。

客户利益

OPTISYS SLM 2100 污泥界面仪持续地监测污泥界面,帮助运营人员优化排泥作业。排污泵的运行成本较高,而现今仅在真正需要时才启动排污,从而帮助客户节省了电费。并且,消除了人工监测泥位的繁琐。

科隆公司的解决方案,比之前所采用的人工法和超声波法,更加精确可靠。相较于超声波,OPTISYS SLM 2100 分析测量技术基本杜绝了干扰测量的假信号。超声波技术原理上的缺陷,不再成为 OPTISYS SLM 2100 的困扰。

使用产品

光学污泥泥位测量系统,适用于沉淀轮廓的测量和污泥层的连续跟踪

  • 集成的输出有:2 x 4…20 mA、3 路继电器(如,用于限位开关)
  • 可自动切换的三种测量模式:沉淀轮廓、污泥层/ 绒毛层的高度、泥位区域跟踪
  • 0.1…30 g/l;最大 10  m / 32.8 ft
  • 可选自动冲洗装置,减少维护量
邮箱
联系方式
在线咨询